武陵春·人道有情须有梦 -
宋,连静女
人道有情须有梦,无梦岂无情。
夜夜相思直到明。
有梦怎生成。
伊若忽然来梦里,邻笛又还惊。
笛里声声不忍听。
浑是断肠声。
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,描绘了相思之苦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情境中,展现了相思之情的深沉和无奈。
首句“人道有情须有梦,无梦岂无情。”道出了相思之人的心声,他们认为有情之人必有梦,没有梦境的相思,虽然看似无情,但实际上却更加痛苦。这里的“有情”和“无梦”形成鲜明的对比,表达了相思之人的矛盾心理。
“夜夜相思直到明。有梦怎生成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相思之人的痛苦和无奈。夜夜相思,夜夜难以入睡,即便到了天明也仍然想着对方。即便心中再如何想念对方,也难以如愿见到对方,只有在梦中才能一睹对方的面容。然而,“有梦怎生成”表达了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和悲凉。
接下来的“伊若忽然来梦里,邻笛又还惊。”描绘了相思之人梦中的情景。如果对方突然出现在梦里,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。然而,“邻笛又还惊”一句却打破了这种美好的幻想,将读者从梦中拉回现实。笛声是思念之人的哀鸣,也是相思之情的象征。这一句将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更加鲜明,表达了相思之苦的无奈和伤感。
“笛里声声不忍听。浑是断肠声。”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,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相思之苦的真实情感。“笛里声声”再次将思念之人的情感外化出来,成为现实中的痛苦和哀伤。这些诗句展现了相思之苦的真实情感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深情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相思之苦的真实情感。诗人通过描绘相思之人的心理和梦境中的情景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。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