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光寺 -
宋,王陶
五台山上白云浮,云散台高境自幽。
历代珠幡悬法界,累朝金刹列峰头。
风雷激烈龙池夜,草木凄凉雁寒秋。
世路忙忙名利客,尘机到此尽应要。
这首诗《五台山上》以五台山为背景,通过描绘山上白云、云散后的幽静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山川自然的欣赏。
首句“五台山上白云浮”,诗人以白云比喻五台山的高峻,让人立刻感受到山的崇高和挺拔。第二句“云散台高境自幽”则进一步描绘了云散后山中的静谧,一个“幽”字,既表达了山的静谧,又体现了山的深邃。
三、四句“历代珠幡悬法界,累朝金刹列峰头”是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生动描绘。珠幡、金刹构成了五台山佛教的壮丽景象,体现出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圣。
五、六句“风雷激烈龙池夜,草木凄凉雁寒秋”描绘了五台山夜晚的风雷景象,衬托出山的壮美和力量。而草木凄凉、雁寒秋天的描绘,又让人感受到山的寂寥和孤寂。
最后两句“世路忙忙名利客,尘机到此尽应要”是对世俗名利的批判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名利的向往。世路忙忙,名利客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忙碌奔波,然而当他们来到五台山时,应该都会放下尘世的纷扰,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。
整首诗以五台山为背景,通过对山川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山川自然的欣赏和对超脱名利的向往。诗歌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富有哲理,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