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一庐绎志 - 明,王问

上古一真人,容若春华敷。
忧乐通四时,动止常于于。
登高靡为栗,入水不能濡。
问之胡能尔,涵神同太虚。
下士晚闻道,山中来结庐。
苫茅蔽风雨,斩荆揉为枢。
委形寄虚榻,阖户动旬余。
寒梅倚清艳,素心自如如。
情知无因触,悠然返其初。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一位上古真人的诗歌,通过对他的描述,表达了对自然、无为、淡泊名利等生活态度的赞美。 首句“上古一真人,容若春华敷”,诗人以春华敷形容真人的容貌,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,仿佛他就是春天的化身,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。 “忧乐通四时,动止常自如”两句,表达了真人无论何时何地,都能通达忧乐,从容自如,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。 “登高靡为栗,入水不能濡”两句,是对真人的动作和能力的描绘,他无论在何处都能泰然自若,无所畏惧,即使在水中也不会受到伤害。 “问之胡能尔,涵神同太虚”两句,表达了诗人对真人之所以能够如此从容自如的原因的疑问,诗人认为真人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,如同存在于太虚之中。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真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,诗人用简朴的方式生活,远离世俗的纷扰,享受自然的恩赐。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上古真人的描绘,表达了对自然、无为、淡泊名利等生活态度的赞美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