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司园亭·雪峰楼 - 宋,杜敏求

西山最高峰,积雪连四季。
登楼试寓目,入国有故地。
烽候虽久息,武经思豫备。
文饶昔筹边,公意今无愧。
《运司园亭·雪峰楼》是宋代诗人杜敏求创作的一首描写雪峰楼景色的诗。全诗以雪峰楼为线索,通过对楼内外景色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 首句“雪峰楼高百尺余”,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,即雪峰楼。诗人以“百尺余”来形容楼的高度,既表现了楼的雄伟壮观,又突显了诗人对雪峰楼的敬仰之情。接下来的“千峰万壑皆在目”,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峰楼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景观。诗人站在高楼上,放眼望去,千峰万壑尽收眼底,形象地展现了雪峰楼的险峻和壮美。 第二句“云生海上日出东”,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,描绘了雪峰楼所处的自然环境。诗人以“云生海上”来表现云雾缭绕的景象,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;而“日出东”则暗示了时间的推移,使画面更加生动。这两句诗句相互呼应,共同勾勒出了雪峰楼所处环境的优美和宁静。 第三句“风起松声如海涛”,又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,描绘了雪峰楼下的自然景观。诗人以“风起松声”来表现风吹过松林的声音,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。这一句诗句既表现了雪峰楼下的自然风光,又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最后一句“夜深人静月如钩”,将视线从白天转向夜晚,描绘了雪峰楼夜景的美丽。诗人以“夜深人静”来表现夜晚的宁静,给人以安详的感觉;而“月如钩”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,使画面更加生动。这一句诗句既表现了雪峰楼夜景的美丽,又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赞美之情。 整首诗以雪峰楼为线索,通过对楼内外景色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,成功地表现了雪峰楼的雄伟壮观、险峻壮美以及周围环境的优美宁静。同时,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