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故立志者,为学之心也;为学者,立志之事也。——《王阳明》
二、战胜了敌人,我们共同分配获得的财物。——《成吉思汗》
三、饱谙世味,一任覆雨翻云,是慵开眼;会尽人情,随教呼牛唤马,只是点头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四、尔等大臣若不负朕,朕再不负尔等也。——《雍正》
五、三杯浑白酒,几句话衷肠。何时归故里,和她笑一场。——《唐寅》
六、读书之法无它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——《朱熹》
七、古之所谓善战者,胜于易胜者也。——《孙子兵法》
八、草烟中寻粉黛,斜阳影里说英雄。——《孔尚任》
九、勤俭持家富,谦恭受益多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零、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。独利则败,众谋则泄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一、能言不是真君子,善处方为大丈夫!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二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——《李清照》
一三、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道。——《礼记》
一四、端庄厚重是贵相,谦卑含容是贵相;事有归著是富相,心存济物是富相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五、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。——《王阳明》
一六、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则庶可以成大器,若沾染富贵气习,则难望有成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七、狗咬对头人,雷打三世冤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八、灭却心头火,剔起佛前灯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九、亮再不能兴兵讨贼,悠悠苍天何薄于我。——《诸葛亮》
二零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二一、一家养女百家求,一马不行百马忧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二二、为社稷之臣,不能匡君救主,空生天地间耳!——《罗贯中》
二三、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唯何甚。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二四、心不可不虚,虚则义理来居;心不可不实,实则物欲不入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二五、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。——《易经》
二六、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。——《关汉卿》
二七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二八、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——《苏轼》
二九、屋漏更遭连夜雨,行船又撞打头风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三零、腹有诗书气自华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——《苏轼》
三一、唇齿相依关共运,戚欣与共胜天伦。——《于谦》
三二、因循二事,误尽一生。鼓舞精神,方破此弊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三三、为子死孝,为臣死忠,死又何妨。——《文天祥》
三四、不可得而利。不可得而害。不可得而贵。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三五、弗知而言为不智,知而不言为不忠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三六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——《论语》
三七、坤至柔而动也刚,至静而德方。——《易经》
三八、故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——《苏轼》
三九、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未笃也。——《王阳明》
四零、君子虽不玩物丧志,亦常以借境调心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四一、平生不做皱眉事,世上应无切齿人。——《冯梦龙》
四二、以我转物者,得固不喜,失亦不忧,天地尽属逍遥;以物役我者,逆固生憎,顺亦生爱,一毫便生缠缚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四三、血染征袍透红甲,当阳谁敢与争锋!古来冲阵扶幼主,只有常山赵子龙。——《罗贯中》
四四、觅句知新律,摊书解满床。——《杜甫》
四五、劳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。——《易经》
四六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倪,小车无杌,其何以行之哉!——《论语》
四七、仁者不乘危以邀利,智者不侥幸以成功。——《冯梦龙》
四八、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。——《曹雪芹》
四九、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——《王阳明》
五零、可与言而不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——《论语》
五一、更待菊黄家酿熟,共君一醉一陶然。——《白居易》
五二、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,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,越觉的情怀冗冗,心绪悠悠。——《关汉卿》
五三、以财交者,则尽而交绝;以色交者,华落而爱渝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五四、势利之交,难以经远。——《诸葛亮》
五五、读书须用意,一字值千金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五六、楚虽三户能亡秦,堂堂中国岂空无人?——《杜甫》
五七、矜高倨傲,无非客气,降服得客气下,而后正气伸;情俗意识,尽数妄心,消杀得妄心尽,而后真心现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五八、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五九、来说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六零、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小轩窗,正梳妆,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——《苏轼》
六一、以举世皆可信者,终君子也。以举世皆可疑者,终小人也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六二、一念常惺,才避去神弓鬼矢;纤尘不染,方解开地网天罗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六三、东屋未补西屋破,前帐未还后又拖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六四、屋漏又遭连夜雨,行船偏遇打头风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六五、三十不豪,四十不富,五十将衰寻子助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六六、为善者常受福,为利者常受祸,心安为福,心劳为祸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六七、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——《唐寅》
六八、胸中只摆脱一恋字,便十分爽净,十分自在。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,明是知得,不能断割耳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六九、有君子之道四焉。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。——《论语》
七零、耳中常有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,便经生埋在鸠毒中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七一、岂无父母在高堂?亦有亲朋满故乡。——《白居易》
七二、唯大英雄能本色,是真名士自风流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七三、古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——《孙子兵法》
七四、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——《曹操》
七五、苍龙日暮还行雨,老树春深更著花。——《顾炎武》
七六、胜固欣然,败亦可喜。——《苏轼》
七七、万紫千红总是春,开天入地不犹人,曲径危桥都历遍,出来依旧一吟声。——《康有为》
七八、结交一人难上难,得罪一人一时间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七九、为己之学,成己所以成物,由本可以及末也。为人之学,徇人至于丧己,逐末而不知反本也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八零、不责人小过,不发人阴私,不念人旧恶:三者可以养德,亦可以远害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八一、壮心欲填海,苦胆为忧天。——《文天祥》
八二、功名官爵,货财声色,皆谓之欲,俱可以杀身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八三、别人骑马我骑驴,仔细思量我不如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八四、世事痴聋百不识,笑置诗书如埃尘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八五、夫众病积聚,皆起于虚也,虚生百病。——《李时珍》
八六、地生连理木,水出并头莲。——《王实甫》
八七、勤于邦,俭于家,言忠信,行笃敬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八八、不因俊俏难为友,正为风流始读书。——《曹雪芹》
八九、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——《纳兰容若》
九零、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——《苏轼》
九一、将不可骄,骄则失礼,失礼则人离,人离则众叛。——《诸葛亮》
九二、莫怨天来莫怨人,五行八字命生成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九三、生亦惑,死亦惑,尤物惑人忘不得。人非木石皆有情,不如不遇倾城色。——《白居易》
九四、瓜熟蒂落,水到渠成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九五、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落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九六、旧时天气旧时衣,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!——《李清照》
九七、面上扫开十层甲,眉目才无可憎;胸中涤去数斗尘,语言方觉有味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九八、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九九、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,事无大小,必有所成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零零、金银到手非容易,用时方知来时难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零一、子规啼,不如归,道是春归人未归。——《关汉卿》
一零二、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!在黑暗的夜里,要像乌鸦一样,有坚强的忍耐力!——《成吉思汗》
一零三、少年经不得顺境,中年经不得闲境,晚年经不得逆境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零四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《论语》
一零五、祸与福同门,利与害同城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零六、远水难救近火,远亲不如近邻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零七、宁可数日不开仗,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零八、焦首朝朝还暮暮,煎心日日复年年。——《曹雪芹》
一零九、秋来满山多秀色,春来无处不花香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一零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《诸葛亮》
一一一、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一二、君子事来而心始现,事去而心随空。——《洪应明》
一一三、凡是要好,须问三老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一四、善治财者,养其所自来,而收其所有余,故用之不竭,而上下交足也。——《司马光》
一一五、善观敌者,当逆知其所始;善制敌者,当先去其所恃。——《岳飞》
一一六、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——《郑板桥》
一一七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一一八、不素养士而欲求贤,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。——《司马光》
一一九、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二零、物舍其所长,之其所短,尧亦有所不及矣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一二一、邪正看眼鼻,真假看嘴唇,功名看气概,富贵看精神,主意看指爪,风波看脚筋,若要看条理,全在语言中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二二、背灯和月就花阴,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。——《纳兰容若》
一二三、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避实而击虚;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——《孙子兵法》
一二四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一二五、不怨天,不尤人。——《论语》
一二六、恶莫大于毁人之善,德莫大于白人之冤。——《曾国藩》
一二七、谁人背后无人说,哪个人前不说人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二八、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一二九、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一三零、快里须斟酌,耽误莫迟春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三一、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一三二、不可以一时之誉,断其为君子,不呆以一时之谤,断其为小人。——《冯梦龙》
一三三、一杯闷酒尊前过,低首无言自摧挫。——《王实甫》
一三四、人怕三见面,树怕一墨线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三五、蒙养之始,以德育为先。——《康有为》
一三六、恰不道“人到中年万事休”,我怎肯虚度了春秋?——《关汉卿》
一三七、春宵一刻天长久,人前怎解芙蓉扣。——《孔尚任》
一三八、吾自出茅庐,战无不胜,攻无不取。汝蛮邦之人,何为不服?——《诸葛亮》
一三九、人无喜色休开店,事不遂心莫怨天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一四零、朽木,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——《论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