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,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能让宝贝做到“知、行、意”的合一,他们就会更加有效地掌握必需的生活和学习技能,缩短康复周期。
知,就是知道和明白,让宝贝知晓每一项康复训练的内容和要求。多数脑瘫宝贝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对于健全宝贝要低,他们对康复游戏、课程或训练项目的内容和要求不一定能很快、很准确地理解。因此,制订康复训练项目一定要结合宝贝的日常生活需要,在做康复训练之前,要给宝贝做简单明确的解说和示范。
行,就是行动,包括宝贝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活动。因为脑瘫宝贝最主要的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,所以运动功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,很多人把宝贝的运动功能改善作为康复训练最主要和最终的目标。行动不但是宝贝肢体的运动,还包括宝贝的语言、心理、感觉等各个方面的活动。日常生活中,脑瘫宝贝“行”还需要注意“三个过度”的问题,即家长对宝贝的过度帮助、过度保护,宝贝对家长的过度依赖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“三个过度”是当前影响脑瘫宝贝回归社会的最主要障碍。
意,即心愿和想法,就是脑瘫宝贝的欲望和动机。多年来,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宝贝的运动功能上面,而忽略了宝贝本人的“意”。现在看来,这个“意”才是宝贝康复的原动力所在。如何让宝贝产生“意”,是考验我们康复治疗师工作经验和水平的重要标志。试想,如果宝贝没有要动起来的欲望和动机,我们为他做的一切都将徒劳无功。只有脑瘫宝贝有了“意”,他们的“行”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。
所以,在康复训练过程中,家长和治疗师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诱发和调动宝贝的“意”。比如,如何设计康复训练游戏和课程,宝贝才会更有兴趣;如何布置周围环境,宝贝才能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;如何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模式,宝贝才能够不厌其烦地主动参与等。
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 赵会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