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贝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
宝贝自己会穿衣服了,我们就一定不要去帮宝贝穿衣服;宝贝会自行大小便了,那么,这件事情我们也就不再去管。在早期教育中,只要这件事宝贝能做了,我们就让宝贝去做,决不提供没必要的帮忙和代劳。
让宝贝承担相应的责任
鼓励宝贝尝试适合他们年龄的事情
如何养成宝贝独立自强的好习惯,培养宝贝的自立能力呢?这其实不难:到了某个年龄,我们就应该让宝贝学习相应的能力,比如三四岁的时候,我们让宝贝学着穿袜子、穿衣服、洗手帕等,到了十来岁的时候,我们让宝贝学着收拾房间、洗衣服、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等。
要鼓励宝贝多作尝试
宝贝想做的事情,不要随便禁止
比如宝贝对电路感兴趣,那么在确保宝贝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后,我们可以鼓励宝贝进行各种尝试
与其溺爱,不如让宝贝吃点苦
“小苦不吃吃大苦”,如果我们怕宝贝吃苦而事事亲为,免掉的是宝贝的哭闹和纠缠,剥夺的却是培养宝贝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。这不是因小失大吗?
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宝贝不懂事,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,没有机会让他们懂事。要想让宝贝从小明事理,能为他人着想、体谅父母,就应该从小让宝贝吃点苦,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,懂得珍惜和体谅。
“吃苦”是一种心理承受力。在少年时期,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,让宝贝吃苦是重要也是必要的。
父母要有让宝贝有吃苦的意识
宝贝学走路时,不要总是扶着他;等到三岁了,上街的时候可以让他帮你提东西;到了五六岁,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,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,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。
宝贝开始走进学校,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,要他们自己走路上下学;平日里开始帮忙做家务,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;让宝贝洗洗马桶,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等他上了中学,教他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,钱就这么多,超支了只能挨饿;鼓励宝贝参加公益活动,让他们懂得奉献的快乐;培养宝贝各种生活技能,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的动手能力。
宝贝要独立,自己的事自己负责
在家里,要求宝贝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,打扫房间、清理物品等,学习上,要会独立思考,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。家长不能代替宝贝去考虑问题,而是要宝贝自己去思考,尊重宝贝的意见,这样宝贝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,做一个有主见的人。
在这方面,日本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。日本的宝贝从小就被家长就灌输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”的观念,所以,日本宝贝出外自己背包,再重也要自己背,如果要别人帮忙,那是会被看不起的。在教育观念上,日本的家长也认为,宝贝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。
父母主动与宝贝一起吃苦
如果只是让宝贝实践,父母在一旁看着,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“吃苦”的宝贝的。所以父母可以与宝贝参加晨跑,参加体育运动,这样既可以增加与宝贝沟通的机会,也让宝贝得到了锻炼。
越是爱护宝贝,就越要加强他的“吃苦”教育。让宝贝吃点苦受点罪,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。当然,“苦”不是盲目吃的,父母要先估量宝贝吃苦之力,而后才行吃苦之教;要尊重宝贝意愿而不强迫命令;要身体力行、发挥榜样的作用,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