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贝“窝里横,外面怂”?那是因为家长犯了这三个错误。在外面玩,有个小朋友抢玩具,一句话不敢说,就知道哭,真是气死我了。
其实类似这样的私信,我收到了好几封,都是在控诉宝贝是个窝里横
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,在伙伴面前不争不抢。但是回到家却完全变了个人。肆无忌惮地顶嘴,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,目中无人,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长辈呼来喝去。
面对“窝里横,外面怂”的宝贝,家长们纷纷头痛不已“在外面,你的厉害劲儿都哪去了,怎么就知道对家里人这样!”
有人说,“窝里横”是天生的,其实不然,宝贝出现“窝里横,外面怂”多与其家庭教育有关,一般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:
一、对宝贝过于宠溺
法国教育家卢梭说道:“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,一定可以使你的宝贝成为不幸的人吗?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。”
现在很多家庭都是1个宝贝,6个老人的模式,全家人的宠爱都放在一个宝贝身上,尤其是老人,舍不得宝贝受半点委屈,简直就是有求必应,哪怕宝贝要天上的星星,都会想办法取下来。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宝贝,“自我中心”意识非常强,他会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,在家说一不二,横行霸道。
但是当宝贝出去的时候,他会发现,周围的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,别人不会事事顺着自己的心意,于是宝贝开始感到惊慌不安,不知所措,变得小心翼翼,不敢招惹别人。
二、宝贝总是宅在家里。
很多家长很宅,平时很少出去,所以宝贝也都是跟着父母宅在家里,没有社交。宝贝很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,在家里就是自己看电视,自己玩手机,自己玩积木,他习惯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慢慢地,宝贝就会丧失与人交流的能力,不懂得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。
当他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,他会感到紧张、惶恐,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。
三、受家长的影响
家长本身就是“窝里横,外面怂”的人,尤其很多爸爸存在这样的问题,在外面对同事、领导言听计从,但是回家喜欢对老婆宝贝发脾气,大呼小叫,恶语相加。
这样的环境中,耳濡目染之下,宝贝会认为这种行为模式是正确的,会跟着学,也会变得窝里横,对家人苛刻,喜欢将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!
由此我们发现,其实“窝里横外面怂”的宝贝,之所以出现这种性格行为,多与家庭的教育有关,所以面对“窝里横外面怂”的宝贝,家长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家长要以身作则。
纪伯伦曾言: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,是照见你真实模样的镜子。
著名主持人董卿也曾说过:“你希望宝贝成为什么样的人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样的人。”
以身作则,是对宝贝最好的教育。
父母是宝贝了解世界的引路人,父母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都是这个世界在宝贝心目中印象的缩影。
所以不要将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家里来,不要将脾气都宣泄给最亲近的家人。要让宝贝知道,应该将爱留给在乎的家人,而不是把伤害留给家人。
不想让宝贝变成“窝里横”,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先做起。
二、拒绝溺爱
《特别狠心特别爱的》的作者沙拉伊马斯曾说“世上没有不爱宝贝的父母,但有因溺爱而闯祸的父母。溺爱宝贝,总有一天要为宝贝包扎伤口。我们主张“越爱子,越要后退一步”,后退一步,才能分得清看得明,才能分辨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;后退一步才能更清醒、更客观地看待宝贝,才能有勇气让宝贝成为自己的主人,而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完美宝贝”
不要过分关注宝贝,爱要适度,要守住底线和原则,不轻易妥协。
当宝贝蛮横无理时,家长要及时明确地制止他。要让宝贝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,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。要让宝贝懂得尊重家人,关心家人。
三、家长要鼓励宝贝社交
宝贝的勇气和胆量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宝贝和这个世界相处磨合的过程中获得的。
所以家长们应该多带宝贝出去玩,鼓励宝贝多结交朋友,多参加集体活动。还可以带宝贝经常出去旅游,让宝贝多开阔眼界、多看看世界。
宝贝多和小朋友相处,在相处的过程中,自而然就锻炼了宝贝的为人处世能力。
即使宝贝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,只要没有危险,家长也不要去干涉,而是鼓励宝贝自己解决,锻炼宝贝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,避免宝贝过度依赖父母。
鼓励宝贝学会独自去跟不认识的人交流。譬如吃完饭,可以鼓励宝贝去找服务员要打包盒。如果你们出去玩,可以鼓励宝贝找人问路,慢慢锻炼宝贝的胆量和能力。
对于宝贝的变化和改变,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,帮助宝贝培养在社交上的自信心。
四、不给宝贝贴标签
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,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,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。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,这就是心理学上的“标签效应”。
而贴标签是家长很擅长的事情。宝贝只要一出现“窝里横”的情况,家长就会不断地重复念叨,导致宝贝默认为自己就是“窝里横”的性格,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方向发展。
所以不要对宝贝的某种行为贴上“霸道”、“胆小”、“懦弱”、“窝里横”等标签。
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宝贝,只有没教好的宝贝。面对“窝里横”的宝贝,家长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家庭的责任,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,给予宝贝足够的耐心和时间、空间,宝贝就会有所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