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贝说谎怎么处理?最近不知道宝贝怎么了,突然开始对父母撒谎了,宝贝撒谎是好事吗?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下面来看看面对宝贝说谎,爸妈该如何化解~
前几天,我从幼儿园把宝贝接回家,宝贝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路上刚买的小蛋糕的盒子,伸手就准备拿了吃。我问了一句,“洗手了么?”宝贝停下手,看了我一眼说,“洗了”。其实,他刚进家门,还没顾上去洗手,就被蛋糕给吸引过去了。我虽然知道他没洗,但也没和他争辩,就说“洗了就吃吧。”结果,他从椅子上溜下来,自己跑到卫生间洗手了。这样的情形,最近发生了好几次。
生活中,宝贝类似的“小谎言”非常常见。此刻,你会如何回应宝贝呢?很多时候,当我们发现宝贝开始“撒谎”,就会变得非常紧张,但小宝贝的“撒谎”并不是一种道德危机。
《窗边的小豆豆》里面,有一段关于小豆豆说谎的故事。我觉得小豆豆的妈妈就处理地就非常有智慧。
有一次,小豆豆穿了一件连衣裙,钻铁丝网的时候,裙子被撕破了,从背上到屁股那里,共撕开了七个大口子。小豆豆知道这件裙子虽然旧了,却是妈妈喜欢的。如果告诉妈妈说“是钻铁丝网的时候被划破了”,很对不起妈妈。于是她决定,哪怕是撒个谎,也一定要显得是“实在避免不了了弄破,实在没有办法”才好。回家后,小豆豆对妈妈说道:“刚才,我在路上走的时候,别的宝贝都往我背上扔刀子,才成了这个样子。”结果,妈妈只说了一句:“啊,是吗?这可太吓人了。”这下小豆豆放心了。其实,妈妈一听就知道这是小豆豆编造的“谎言”,但这时妈妈心里想地却是,小豆豆这么想找一个借口,可见她在意这件衣服,不愿意弄破,真是个好宝贝。
说谎是宝贝成长过程中自然而正常的一部分,尽管宝贝说的不是事实,但这些谎言并没有恶意。如果你关注一下宝贝的谎言,你就会发现宝贝是在努力哄我们高兴。“我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妈妈高兴?她希望我洗过手了。我可以说,‘是的,我洗过手了。’”他们也会为了摆脱麻烦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说谎。宝贝们说谎也可能是为了开玩笑或者为了验证什么而说谎。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改变世界,使世界变得像他们心中幻想的那样。
宝贝的谎言有自己的特点。两三岁的宝贝会混淆事实和幻想。四岁及四岁以上的宝贝可能会意识到他在说谎,但还不能理解诚实之类的复杂概念。当然,处于道德发展阶段,并不是说谎的通行证。当小宝贝说谎的时候,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阶段具体引导,让他们对此形成正确的态度。
那么,如何化解宝贝的谎言呢?一共有6个步骤。比如,你看到墙上有红色的蜡笔印,但宝贝不承认是他画的。
1. 描述你所看到的。(我看到墙上有红色的蜡笔印。)
2. 提供信息。(墙不是用来写字的。如果你想用蜡笔,应该在纸上写。)
3. 说出宝贝们的愿望。(我猜你希望你没这样做过。)
4. 换位思考。(我不喜欢犯错。要是我犯错了,我会不开心。)
5. 如果可以的话,让宝贝弥补过失。(拿个抹布或者拿把扫帚来。)
6. 一起解决问题。(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你记住呢?写一个提示,“墙不是用来写字的”贴在墙上,或者给宝贝提供其他可以涂鸦的环境。)
最后,要提醒大家一点,当你发现宝贝撒谎时,千万不要给宝贝设陷阱。
父母:“灯是你弄坏的吗?”
宝贝:“不是。”
父母:“别对我说谎。我看见你的乐高玩具飞机撞到了它。”
这就是一种常见的谎言陷阱。我们已经知道宝贝做了什么,但我们却试图通过询问宝贝,得到“诚实”的答案。这会带来一场关于谁对谁错的较量。如果,我们还进一步斥责或惩罚宝贝,宝贝或者会产生羞愧感,或者会在心里想,“下次我一定不让你抓到”,而这些都不能帮助宝贝发自内心地变得更诚实。
如果你已经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,就不要问:“这是不是你做的?”对小宝贝来说,说“不”是为了试着保护自己并让你高兴。就像前面小豆豆的谎言一样,这个宝贝希望他没有把灯弄坏。他希望是别人把灯弄坏的。他还可能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。最重要的是,他不想失去你的爱。
而当我们对宝贝表示理解时,宝贝通常会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。我们希望出现问题的时候宝贝会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,即使是他感到难以开口的事情。保持冷静,开诚布公地与宝贝交流:“这种事发生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告诉我。”这样做,才利于宝贝正在萌生的道德能力的发展,并为宝贝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