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贝这3项成长动力的培养,需要爸爸亲自来教育!

男主外女主内?丈夫在外挣钱养家,妻子在家相夫教子? 2yg中文字网

这种基于两性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差异的分工模式,在如今这个时代,相信已经在很多家庭中推翻了,因为现在的社会,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爸爸妈妈都得挣钱,所以也需要分担教育宝贝责任; 2yg中文字网

同样,因为宝贝长大后要适应社会竞争激烈,家庭分工也会随着变化的社会,只会“相夫教子”而完全没有一点社会能力的女人在家庭、社会都将被忽略,同样只会在外赚钱养家,回家翘着腿对妻儿指手画脚或是笨手笨脚的男人也将被否定,所以宝贝的成长需要父母共同的教育。 2yg中文字网

最重要的是,父母都积极参与教育的宝贝,心智和能力都差不到哪儿去,尤其是幸福力更高。 2yg中文字网

但是,家庭教育习惯“缺席”的爸爸们在哪些方面对宝贝的教育更有优势?该如何使力? 2yg中文字网

宝贝的这三项成长动力的培养,如果爸爸来分担的话,肯定要比妈妈教育得更好: 2yg中文字网

1. 勇敢的冒险精神 2yg中文字网

幼儿从“七坐八爬”的年纪开始,担任守护神的妈妈就怕宝贝磕着碰着,这也不许碰那也不许碰,极大约束了宝贝的探索及冒险精神。而且,居于生理、心理和社会群体特点,女性确实很多方面更谨慎和保护,给妈妈过度保护的宝贝一来娇气,二来啥都“不敢,不敢,我不敢”。 2yg中文字网

爸爸在这方面将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,爸爸们一般力气大,让宝贝有安全感;心儿大,也不约束宝贝;胆儿肥,经常还鼓励宝贝“没关系,上,上,老爸接住你”。宝贝遇到危险时爸爸也能及时反应。 2yg中文字网

“冒险”是宝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所以这样的事情在爸爸陪伴下进行再合适不过了。尤其是家有男孩的爸爸,更需要爸爸更多积极参与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。 2yg中文字网

2yg中文字网

2.灵活多变的思维力 2yg中文字网

女性的思维多是陈述性思维,“是什么?为什么?”,加上妈妈们不由自主容易产生控制感,焦虑感,所以,妈妈们表现得爱唠叨,爱给出指令,爱评价:“去,把玩具收拾好,要学会做一个会收拾的宝贝”、“把那个碗一个个按大小放好嘛,不要乱七八糟嘛”、“不能吃冰棍,不能吃可乐,不能吃炸薯条”……宝贝们更多成了被妈妈遥控的宝贝,容易单线条思考问题。 2yg中文字网

男性在言语方面本来就不擅长,也懒得嘴巴叽里呱啦,而且还属于“怎样做”的程序性思维,也不愿意控制人,所以也没啥指令,较随心随性,通常的“不靠谱”:经常看到很多爸爸本来是要去叫宝贝收拾玩具的,过不了一会,居然跟宝贝一起玩起玩具来了;或者是“贪懒”,直接叫宝贝自己搞定家务,搞得怎样老爸不介意;甚至反常规的逆向思维“咋爷俩来杯冰可乐如何?”宝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爱怎么玩就怎么玩……很多爸爸带着宝贝淘气的各种玩法,那就让宝贝的思维更加大开眼界啦。 2yg中文字网

2yg中文字网

3.生命积极向上的动力(成长的方向感) 2yg中文字网

没有成长方向感的宝贝,他的生命是空洞而且毫无动力的,他体会不到“积极向上”的意义,也不知道“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”。你看多了很多无所事事,玩游戏玩到昏天暗地,不想做任何事的青少年,纵使你们怎样苦口婆心的教育,也丝毫激发不了他的生命动力。 2yg中文字网

如果说母爱的天性温柔,给宝贝安全感;那父爱的深沉而旷达,给予宝贝的就是成长的方向感——生命的动力,通俗地说就是:他是一个有理想的宝贝。 2yg中文字网

对于男孩来说,在宝贝生命的前六年里,他在父亲身上学到适当的男性品质。家有男孩的爸爸妈妈都会体会到,男孩有英雄情结:3岁以后,他喜欢上并模仿超人、蝙蝠侠等这类的男性英雄的动作。大概4岁左右,他开始很粘父亲,模仿父亲。如果父亲缺位,那么他会粘身边的其它成年男性,向他学习,模仿他。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注意和关怀,很多男孩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,如打架、具有攻击性、在学校不服管教等。 2yg中文字网

而女孩除了通过父亲崇拜“英雄”,自己发展勇敢而自信的男性特质,发展出更加坚韧、果断和乐观自信的人格特征。最重要的还获得对异性的基本看法,所以,家有女儿的爸爸,不想女儿缺爱而早恋,不想女儿长大后随便找个混小子,在女儿还小的时候做个让女儿骄傲的爸爸,让她学习到,怎样的异性才是最值得欣赏的异性。 2yg中文字网

2yg中文字网

以上的这些,妈妈们是很难办到的,而以上的三种力量,在宝贝成长及人生过程中都扮演中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我们想要我们的宝贝以后有一定经济能力,有家庭幸福的能力,有让自己实现他生命价值的能力,那现在就要实实在在地付出,不能偷懒。 2yg中文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