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·壶中春早 -
宋,韩元吉
壶中春早。
翦刻工夫天自巧。
雨转风斜。
吹作千林到处花。
瑶池清浅。
璧月琼枝朝暮见。
莫上扁舟。
且醉仙家白玉楼。
这首词从描绘早春景象人手,以天上仙境比拟人间早春,把酒赏春,极写欢乐之情。上片起首三句:“壶中春早。翦刻工夫,天自巧。”自“剪刻工夫”至“到处花”为一句核心,写早春景象。作者把春天比作神仙所居住的仙境,通过“剪刻工夫”四字,把一派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春景传神地再现出来。“天自巧”三字,明写春风巧妙,暗写春天由大自然赐给人间。
接着“瑶池清浅”二句,以“清浅”形容瑶池之春色。传说西王母曾在瑶池举行过蟠桃会,“瑶池清浅”一语中,便把人间早春和神宫早春相比拟。神宫中琼枝玉叶,朝暮开放,而瑶池边,璧月高悬,光照林梢,虽非蓓蕾初绽,却似刚过花开朵朵时。“莫上扁舟”二句,更进一步发挥这种乐在其中的境界。写赏心悦目的人间乐事而兼含醉饮之乐,早春美态跃然句中。全词就是这样,通过比喻、设想等多种手法,把原本人间的美好春光。刻画和描摩得那么浓烈、高妙。虽无一字说爱,而爱意却溢于言表。这种比拟手法之运用是词人细心别致的独到之处。此词上片之美,在于剪刻工夫、语意巧妙的“天自巧”,而其所以能“巧”,是作者以“天”自喻,借以抒发自己的胸臆和情怀。
下片首句“莫上扁舟”,由人间美境转入对仙境的否定。但仙境仍然诱人,所以又带逗一句“且醉仙家白玉楼”。由于有了转折的关纽,下面就可以尽情地抒写了。结尾数句是具体描写在仙家的游乐情况。作者把饮酒和赏花结合在一起,仙家的欢乐不减人间。全词前后照应,一气呵成,清婉、明丽、自然,颇能体现作者的词风。